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发表于: 19-02-18 星期一 1:30 pm 发表主题: |
|
|
除夕晚上,小孩子都是做好熬一宿的打算的,没有熬过去很早就睡下或者初一起得晚了的孩子,总要被鄙视。
我们家没有住在孩子多又热闹的乡下,我也懒,从来不会守岁,但也睡不好。因为凌晨5、6点,我就会被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和亲戚邻居家来拜年的小孩们毫不顾忌“咚咚咚”地敲门声吵醒。
初一一大早,一家人在家吃过饺子,就开车赶回乡下老家。
先去爷爷家磕头拜年,基本腿还没着地,爷爷就会半路拦住扶起来,拉着往桌子旁边坐,再胡乱抓些糖果塞进小孩兜里。
接着男人一帮,女人一帮,小孩一帮,在村里转悠着,是不是亲戚的,只要认识,走在村里的路上见面都问“过年好”(马来西亚是说“恭喜发财”)。
到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们一家三口早就分散到各家吃饭喝酒,不知所踪。没什么计划,正好拜年到了饭点,就留在这家那家吃起来。
我们堂姐妹三个是同年同月生的,每年大年初一还有一个必须的仪式,是三姐妹拍一张合照。在院子里挑一个干净的背景,三姐妹整好衣帽穿戴整齐,摆出剪刀手露出大白牙,咔嚓!
当然是用胶卷相机拍的,拿底片各家多洗几张存在家庭相册里。虽然每次都只拍寥寥几张,但很奇怪当时的每张照片都拍得相当好,没有撩头发闭眼睛各种奇怪的动作,面容姣好笑容纯真。我们计划着一直拍到80岁。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履历: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2123
部落格: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发表于: 19-02-18 星期一 1:36 pm 发表主题: |
|
|
仪式感到底有多重要?
说起仪式感,人们最喜欢引用《小王子》里的那句话: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仪式,是会让平凡日子发光的魔法,是我们对庸常生活的复仇。
比如婚礼。
很多男人会不理解女人为了一个做给别人看的仪式去花费那么多心思和精力。
其实,婚礼除了做给父母亲朋看,更做给自己看。当我们在婚后的一地鸡毛里甩门而出去买刀的路上,也许想起了婚礼那天他热辣诚挚的誓词心中为之一动,就放弃买刀,转弯去买他最爱吃的菜。
宋丹丹在参加一对明星夫妻的婚礼后说:“……几次眼泪涌入眼眶,突然明白:我,为什么会有三次婚姻?因为,我从来就没有一次像样的婚礼。”
当然,并非少了结婚仪式的婚姻,就一定脆弱不堪,而大摆豪华宴席的婚姻,就一定坚不可摧。
但如果条件允许,不在乎排场和花费,我们需要一个仪式来昭告天下,也告诉自己:从此刻起,新的人生开始了!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履历: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2123
部落格: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发表于: 19-02-18 星期一 1:46 pm 发表主题: |
|
|
你永远不知道,孩子多需要仪式感
今年过年跟往年有了不同。
我的身边多了一个刚刚下地行走的小朋友,他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正迈动双脚睁大眼睛急于探索这个新鲜的世界。
往年感叹年味“变淡”只是随口一说,今年却心念一动,遗憾着我的孩子要在这样寡淡的年味里度过应属童年最美好记忆的春节。
还记得那些儿时的仪式感,唤醒过我们多少珍重的情感和记忆吗?
因为不爱吃米饭,姥姥每次给我盛好饭都要颠颠颠把饭倒扣,变成一个“锅盖”,每次我都在饭桌前端正坐着等待姥姥的“锅盖”作品;
记忆里跟父母第一次出远门旅行,结果拍的照片都糊了,我的脸也哭花;
那些年抄着我们最爱歌曲的本子,逢年过节孩子们的小型歌会……
所以,不要因为怕麻烦而一再取消带娃出游的计划,不要小看一顿精心摆盘的辅食、一次精心安排的家庭亲子活动,不要再看不起那些“穷讲究、瞎折腾”,就是在这折腾里,孩子学会了感恩、尊重,留下了幸福和美好的回忆,也更懂得了时间和成长的意义。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发现在家里“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
尤其是家庭传统,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最近看BBC的纪录片《中国新年》,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定居英国的妈妈,带着丈夫和一双儿女回北京过年探望父母和哥哥。
来之前她不忘让孩子们画了一幅全家人的画像,并且认真裱好千里迢迢带回中国。身患老年痴呆的老父亲手里接过那张“全家福”,目光灼灼、泪水盈然。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履历: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2123
部落格: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5367
来自: 太平 --〉关丹
|
发表于: 19-02-18 星期一 1:48 pm 发表主题: |
|
|
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大费周章,也许只是那一点小心思、小用心,如同咖啡里的一点糖,就能给孩子一个更有色彩的新年——
1、我们可以在过年的时候给孩子讲讲春节的意义和习俗,读读相关的绘本,做做传统民俗手工,比如剪纸。
2、我们可以让孩子拿起画笔,画一张年画,冉莹颖的微博就曾晒出了两个儿子的画作,即便把家里弄得颜料到处都是又怎样?孩子们的快乐是无价的。
3、拍一张全家福,不要只是放在电脑里,冲洗出来挂在墙上或夹在相册里。
4、让孩子参与特定节日的流程。比如告诉他们糖瓜沾、扫房日、推糜黍、煮大肉、宰只鸡、把面发、蒸馒头,而后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夜、团拜……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他们才会明白,原来,这就叫“过年”!
5、与孩子一起做一下年终总结,总结过去一年的事情,比如长高了多少,交了哪些好朋友,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读了哪些书......认真地记录下来。
6、准备一个成长日记本,每年问同样的问题,记录孩子的回答。放在特定的盒子里,谁也不许看,若干年后再一起打开,估计会感动到泪崩。
……
怎么样,有没有找到适合你家的灵感?这个春节有没有带孩子一起做一做呢?
有人说,无论孩子将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他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着他们回家的,就是这些看似琐琐碎碎但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三皮皮家(id:sanpipijia)”。作者简介:三皮皮,一个温暖靠谱的家,分享童书、育儿、影音、生活、八卦那些事儿。简书@三皮皮。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履历: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2123
部落格: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