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一个主题 :: 阅读下一个主题 |
作者 |
留言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发表于: 04-02-09 星期三 1:41 pm 发表主题: 华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
|
|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
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学院
联合举办
马来西亚
2009华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日期:2009年2月14及15日
地点:马来亚大学伊斯兰研究院大礼堂
报名截止日期:2009年2月5日
报名方法:网上报名
http://www.miclc.net.my/baomingonline.php
缘起
目前,语言学在马来西亚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大语言暨语言学学院的成立为马来西亚语言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06年,隶属马来西亚语言暨应用语言学系的中文专业主办了马来西亚第一届汉语语言学国际学术会议,为发展本地汉语语言学掀开了序幕。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为提升规范华语的应用,已积极展开调查与研究工作,并举行多次讲座,反应热烈。在2005年,出版了《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华文译名手册1》。理事会咸认为:若要取得更大的成果,举办国际性研讨会不但需要,而且刻不容缓。
为了进一步推广华语规范化以及汉语语言学,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与马来亚大学语言暨语言学学院欣然于2009年2月14(星期六)及15日(星期日)于马来亚大学联合举办马来西亚2009年华语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围绕“敲开语言的窗口—华语的使用现象”这个主题,探讨语言规范、语言变异、语料库、词典编纂、语言与文化、汉字使用现象、华语语用学、语言调查及语言教育。期待可以借此为马来西亚的汉语语言学发展开创新格局、新视野。
大会目标
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了:
— 探讨各地华语言文字的应用与规范
— 探讨各国当代华语言文字工作
— 促进各国华语言文字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履历: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2123
部落格: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发表于: 04-02-09 星期三 1:44 pm 发表主题: |
|
|
主题演讲:
王铁琨
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1950年12月生于天津,天津师大中文系毕业。1970年起从事教育工作。从事现代汉语、普通逻辑数学多年,研究范围涉及汉语词汇、文字、汉语规范化等领域。主编、参编或独立撰写的著作主要有《汉字规范通俗讲话》、《中华字典》、《最新汉字读音书写规范手册》、《简化字溯源》、《新词新语词典》、《语文教育科研常识与论文写作》、《普通逻辑教程》等。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现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1935年生,中国四川省遂宁市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长期从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主编《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中学生规范字典》、《小学生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多种语文工具书。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履历: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2123
部落格: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
最后进行编辑的是 老黄 on 04-02-09 星期三 1:47 pm, 总计第 1 次编辑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发表于: 04-02-09 星期三 1:46 pm 发表主题: |
|
|
汪惠迪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语文顾问
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顾问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理事
江苏常州人,1956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现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执教于曲阜师范学院(现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常州教育学院共23年。
1979年移居香港,任职于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从事编辑与撰稿工作。1984年10月应《南洋•星洲联合早报》聘请,先后担任新闻改写员、高级新闻研究员和语文顾问,2000年10月退休。
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特邀研究员。现任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集团语文顾问(兼职)、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语文建设通讯》编委、上海《咬文嚼字》(月刊)特约编委。
近年主要著作有《獅城语文闲谈》(语文小品集)、《词语评改》(编撰,1–7集)、《读报学熟语》(编撰)、《华语规范字典》(合作改编)、《新加坡特有词语词典》(编著)、《时代学生写字字典》/《大拇指学生写字字典》(主编)、《华文字词句》(编著)、《新加坡小学生笔顺规范》(编写)、《新加坡特有词语探微》(撰写)、《缤纷世界说语用》(语文小品集,即出)。
周清海
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理事长,中华语言文化中心顾问。长期从事中国语言和语文教学研究。曾担任中国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香港大学中文系、香港城市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华侨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辽宁大学传播学院荣誉教授。现任新加坡《联合早报》咨询委员,香港教育学院多元社会语文研究中心国际咨询委员,《全球华语词典》顾问,《南大语言文化学报》、《汉语学报》、《世界汉语教学》、《亚太教育学报》、《中国语文测试》、《文与哲》、《文学论衡》、《澳门语言学刊》、《粤语研究》、《韩中语言文化研究》等刊物的编辑或编辑顾问。主要著作有《中国语文散论》、《华文教学应走的路向》、《语言和语言教学论文集》、《新加坡华语词汇与语法》、《华语教学语法》、《新加坡闽南话概说》(与周长楫合著)、《新加坡闽南话词典》(与周长楫合编)、《新加坡闽南话俗语歌谣选》(与周长楫合著)、《文言语法纲要》、《全球化环境下的华语文与华语文教学》等专书。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履历: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2123
部落格: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杨遥遥
注册时间: 2008-09-12 帖子: 2366
来自: 天堂之州
|
发表于: 04-02-09 星期三 5:42 pm 发表主题: |
|
|
老黄 写到: | 我们学院院长“御准”40名学员过去,学院巴士载送。
老黄和陈小燕讲师陪太子千金们过去。 |
陈小燕是新的华文讲师吗? _________________ 能为学生付出爱心就是老师的福气! |
|
返回页首 |
[ 6楼 ] |
|
 |
kenlim1982

注册时间: 2008-12-28 帖子: 726
来自: 玻璃市加央
|
发表于: 04-02-09 星期三 6:25 pm 发表主题: |
|
|
非也非也。。。
新讲师另有其人。。
唯至今仅闻其名不见其人,
某部门的办事效率。
太让人大开眼界了。。。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发表于: 16-02-09 星期一 8:29 am 发表主题: |
|
|
就整体而言,这个研讨会办得非常好!
地点好,服务好,食物好,流程顺畅,时间掌控得宜,多媒体器材足够,资料准备充足……
瑕疵是:主持仪式的同学,有时候分不清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的性质,把作研究报告的论文撰写人当成主题演讲人看待,赞誉不当。
该知道主题演讲人是主办方邀请过来传达知识、提供信息的。他们都是某个领域中的专家,是学有专精的成名人物,所以他们的发言是“由上传下”的,是专家给后进提供的指导,身为与会者的我们当然要虚心是向他们讨教,吸收他们的最新学术信息,若有问题则提出请示,以求进一步说明。
论文提呈者则不然,他们或是主办方邀请,或是自己提交论文(或纲要)申请参加而获主办方批准在会上发言的。他们给与会者提供的是他们对某个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有时只是提出问题,以及研究的方面与初步成果,未必有个结论),然后寻求与会者给予意见,以完善他们的研究。
若他们发言后,司仪就赞誉他们他们的见解精辟,振聋发聩,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堂课,这可就有越俎代庖之嫌,主持程序变了学者专家,直接点评论文了。提交工作论文者,是要听取与会者的意见,以便对他们的论文做出修订与补充(当然如果见解成熟,迎来赞誉的也有,不过赞誉他们的是与会者,不是司仪)。有时候,主办方会特别邀请学有专长者作点评,代表着该领域的前辈学者的看法与意见。这个工作有时也直接由主持人负责,但是主持学术研讨会的肯定是学者专家,所提的也是学术上的意见,不是虚誉。
所以,一场研讨会中,论文的报告与讨论是重点环节,是推动整个研究的主旋律。
研讨会结束了,我们还是可以针对各个工作报告提出看法,继续讨论。
往下的帖子就是为此目的而发。 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履历:http://faqing.org/forum/viewtopic.php?t=2123
部落格: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 |
|
返回页首 |
|
 |
倩彤

注册时间: 2007-06-11 帖子: 110
|
发表于: 24-02-09 星期二 10:46 pm 发表主题: |
|
|
看,老黄见报了!  |
|
返回页首 |
[ 14楼 ] |
|
 |
老黄 Site Admin

注册时间: 2005-07-29 帖子: 26514
来自: 太平 --〉关丹
|
|
返回页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