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忠:提供学习大环境 中文发展前景备受看好
二零一一年十月十六日 上午十一时五十六分
(新山15日讯)高教部副部长拿督何国忠指出,我国大专院校学习和研究中文的发展,进入高峰期,中文的发展前景备受看好。
他表示,目前我国大专院校的中文系本科生超过500名学生,在华裔子弟当中,和媒体系并列为人文学科内最受欢迎科系。
拿督何国忠今早出席第八届马来西亚汉学国际研讨会后,召开记者会受访时这么表示。出席者还有南方学院董事长张文强、副院长侯亨能、理事长黄循积、新山中华公会会长林奕钦、研讨会创办人郑良树教授以及14位来自中国、新加坡和我国论文发表者。
何国忠强调,现代的华裔子弟学习中文不再以上一代的悲情方式为出发点,而是采取积极进取的方式,显示学习中文的大气候已改变。
他提到,我国华裔子弟拥有很多选择,如马大的中文系、语言学系、中国研究所、孔子学院等,以及博特拉大学、南方学院、新纪元学院和韩江学院,都有提供足够学额。他表示,各所大专在美学和文化价值,以及应用中文方面,提供学习大环境,让华裔子弟各取所需。
“除了华裔子弟,友族也兴起学习中文热潮,马大的孔子学院提供对外汉语课程供友族学习,从师资不断增派的情况可见,学习中文市场庞大。”
不过,他表示,我国学习中文的趋势以应用中文为主,就连受欢迎的媒体系也和应用中文息息相关,造成传统汉学研究和马来西亚华人研究,难以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有走下坡的趋势。
另一方面,拿督何国忠也表示,传统汉学研究虽然和我国社会没有直接关系,但通过高层次研究,可为华族提供精神层面的指导方向,以免成为失根的一群。
他指出,我国如果没有人从事汉学的文史哲研究,华人不了解中华文化源头和华族精神,更无法与友族辩论华人文化的源起和内涵,精神状况漂浮不定。
他认为,我国的汉学研究具有实在意义,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从事汉学研究,但非得有人作高层次思考,学者应持续耕耘。
此外,何国忠提到,我国华社尊敬学者和学术,对华人研究不遗余力,虽然未必懂得汉学,但却出钱出力支助汉学研究,使汉学研究工作者和社会有密切互动,延续传统。
他也提到,我国汉学发展之路行之不易,以我国情境来分,可划分为4代人,第一代为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时期的学者,第二代为在台湾和新加坡南洋大学受教育的学者,第三代为马大中文系子弟,第四代为现今在各大专院校就读中文系学生。
另一方面,张文强在记者会受询时表示,南方学院只要获得国家学术鉴定局(MQA)颁发2个科系的最高资格认证,即可符合高教部的基本要求,完成升格大学学院的工作。
他强调,南院的老师和学生比例已超过高教部的要求,即20名学生对1位老师;拥有博士学位的讲师人数也已到标;加上明年1月就有双联课程毕业生,南院距离升格之路已不远。
http://www.kwongwah.com.my/news/2011/10/1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