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对联
对联很讲究平仄。何谓平仄?古有平、上、去、入四声。平,平也;上去入,仄也。平仄即四声二元化的结果。现代的声调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因此,平仄就演变成阴阳为平,上去为仄。一般而言,上联和下联要平仄相对。尾字平仄最重要,一般是上仄下平。对仗方面,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其他依此类推。
近日,友人要我作藏头对联一副。她要送给陈奕好,以表谢意,因为陈奕好送她一本亲笔书画集。陈奕好何人也?小学女教师一名,擅长书画,参加过全国书画精英大展,参与过现场挥笔《大马吉祥》6000方尺鸡画,办过《一段寻回》个人画展、《庄子说》个人书法展、《艺路寻回》个人书画展等。为人师表者,竟能有如是经历和成就,厉害不厉害?不过,我比较厉害一点,看我怎么个厉害法:
奕墨藏神作画
好笔含韵工书
这副对联,我非常满意。区区十二字,竟然可以塞进“笔墨”、“神韵”和“书画”这三个跟艺术有关的词语,简直可谓百分百量身定做。此外,是联还塞有“含藏”和“工作”二词。至于“奕好”一语,虽非现有词语——再厚的词典里也找不到——但可视为新创词,意为“美好”(“奕”字含有大、美、光明之义)。若要鸡蛋里挑骨头,就是有两处没平仄相对,即“墨—笔”和“藏—含”(“奕—好”本没平仄相对,可由于“好”和“笔”相连,即两个上声相连,因而“好”就得从上声变调为阳平)。“墨—笔”一处,无法平仄相对是注定了的,因为“笔墨”乃惯用词,拆散不得。至于“藏—含”一处,若用“蓄”来代替“含”,就能平仄相对了,但友人比较喜欢“含”。我本身也是,总觉得“蓄”刚阳了点,不合适用在女性身上。对联一两处没平仄相对无伤大雅。过于执著平仄,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之中,得不偿失。向来,我的原则是尾字务必上仄下平,余者随便。有人这么说过:“仄声字短促有力,平声字舒缓悠扬,仄声收上联,声调抑而顿,给人以言犹未尽之思;平声收下联,声调扬而舒,令人发余味无穷之感。”我蛮同意这一段话。一般上,对联的字位,是愈后愈吃重的。换言之,尾字若不注重平仄,其他多谈无益。先把尾字平仄搞好,其他慢慢来,这就是我创作对联的态度。此外,对仗方面,也有放宽处。总之,就是要避免落入形式主义窠臼。
除了上述六言对联之外,我当然还写过其他字数的。对联不是字数越多越好。能少则少,不可贪多,否则过犹不及。更多字数的有:
姝丽姿颜无悔青春献
臻萃福祥满院桃李栽
玉颜瑗姿青春献
屏风遮雨桃李栽
以上两副对联,是写给退休老师的,以供其荣休典礼或仪式之用(玉屏退休不久即病逝,愿彼安息)。又是青春献、桃李栽的,还真是套子一个,瓶颈是也。我为了突破自己,就这么做:一次,对方名叫玉兰。我这么写信息给友人:“玉色兰香。四个字就够了。简洁有力。”我不作对联了。我要抗议。友人当然不收货,没办法,只好如是补上:
玉泽桃李
兰香杏坛
虽然只是八个字,但配上一流的木工,加上繁体,很震撼,很有味道:
木壳非靠字魂无以彰其韵,字魂非依木壳无以显其灵。希望此帖会让大家爱上藏头对联,于愿足矣。